說到老……我覺得黃強華真的……有點老了。
有些人年紀一大,少年時的理想與幹勁也完了。他的眼中再也沒有昔時的熱忱,只把布布當企業去經營,只想守住霹靂這塊老招牌,享受它所帶來的殊榮。也對,中國人總認為人老了就該安享天年。
於是,他再也不想再創高峰,只因那種不惜成本的付出太冒險;不如守住現有的觀眾,把漸走下坡的劇情一筆帶過。
有人罵霹靂,他就舉出拍金光布袋戲被批評的例子。可是他似乎沒發覺(或不願面對?)當年不被接受的原因是拍攝手法的改變,觀眾可以慢慢適應;可是現在被罵得最兇的,是劇情!
學姐曾在雄女座談會上,當面質疑:霹靂已經走到這個地步,是否有結束的必要?黃先生僅笑著反問:「你們能接受沒有素還真、葉小釵、一頁書……的布袋戲
嗎?」還舉出黑河戰記的例子。事實上,觀眾的水準與三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,不再是只會追著大牌尖叫的冤大頭了,他們可以接受更多元的選擇,也需要更精緻更
獨特的文化。死抱著一塊表面亮麗卻爬滿蝨子的華服,無濟於事。
見好不收的後果,就是得花更多心思去補漏洞。
當然,偉大的黃老闆是聽不到這些意見的。他正忙著出電影、賣周邊、脫更多人出來炒冷飯、還要藉重拍舊作消掉新編劇寫出來的BUG……
哀莫大於心死。
他的創作之心還沒死,只是老了。
milk mother 99/03/30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※ 引述《shimo (milk mother)》之銘言:> 原來,這不過又是一項霹靂商業化思維下的產物。
> milk mother 99/03/30
這幾段本來是日記上的生活感言,
那一年看霹靂看得很不爽,情緒化的語辭所在多有。
比如說這一段,原本是這麼寫的:
「原來,這不過又是一項霹靂死要錢心態下的產物。」
那年的日記本上,滿滿的,都是跟布袋戲有關的文字。
寫著寫著,對素還真的怨念減輕了不少,
寫著寫著,就決定不再看霹靂了。
不過,人總有某種能堅持下去的「信念」罷。
所以我還是討厭傲笑紅塵,也討厭莊雅婷。